走在城市街头,我们常常与雕塑不期而遇。有的宏伟壮观,有的精致巧妙,却很少有人停下脚步,真正欣赏这些凝固的艺术。其实,欣赏雕塑并不难,只需掌握三个关键角度,就能打开艺术之门。
一看:空间与形态
雕塑是立体的艺术,首先要用眼睛全方位观察。走近一座雕塑,不妨绕着它走一圈,注意从不同角度观看时的形态变化。
以我司在蚌埠博物馆创作的《蚌埠古齿象》该作品采用写实雕塑与化石陈列相结合的手法,通过棕褐化石与灰色复原模型的并置对比,直观展现古齿象的形态特征。艺术创作既体现科学复原的严谨性,又通过场景化陈列传递历史沧桑感,彰显蚌埠地域的古生物文化底蕴。
二触:材料与质感
如果说绘画是视觉艺术,那么雕塑就是视觉与触觉的结合。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表达效果。
青铜雕塑厚重沉稳,大理石细腻高贵,不锈钢现代锐利,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语言。我司在创作《珠灵璧合》系列时,特意选用钢材质,让表面随着时间自然氧化,形成独特的锈色变化,该雕塑以玉璧为形,融合圆雕与浮雕手法。外圈白玉云纹流转,内嵌铜色人物浮雕,形成白铜对比。整体造型庄重典雅,既体现“珠联璧合”的祥瑞寓意,又通过传统纹样与人物叙事,表达天人合一、和谐共生的东方美学理念。
三悟:主题与情感
每件雕塑都在讲述一个故事,传递一种情感或理念。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,能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雕塑。
我司为阜阳体校创作的《名人雕塑》,该雕塑采用浮雕与铭文结合的表现手法,以棕褐石碑为底,灰白人物半身像庄重肃穆,配以金色文字凸显荣耀。通过写实风格与对称构图,彰显阜阳体校“人才基地、冠军摇篮”的育人成就,表达对体坛名人的崇高敬意与传承精神。
实用欣赏小贴士:注意观察雕塑整体的形态、比例、空间关系,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;感受人物细节表情、动作、衣纹等细节,体会艺术家的表达意图;了解雕塑的历史背景、文化内涵和创作背景,有助于更深入地欣赏作品。
1.保持适当距离:先远观整体气势,再近赏细节精
2.利用自然光线:不同光线下的阴影变化会赋予雕塑新的生命
3.了解创作背景:阅读说明文字,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
4.开放心态:不必追求懂,个人感受同样重要
当下次遇见雕塑时,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,用新的视角重新看见这些无声的艺术品。它们不仅美化着我们的城市空间,更承载着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双重使命。